总之不管有没有用,先搞一手。
信了稳赚,不信也不赔。
首先套路了一首红军指挥部,陈军这才开始部署进攻方案。
最先接到进攻任务的是装甲步兵三连,陈军给他们安排了个最适合的对手,前去干掉距离最近的左翼炮兵营。
炮兵营有着三个连的规模,要想能够短时间内解决,就必须有足够的兵力去控制。
否则要是让炮兵营有反应时间,及时的用电台通知了左翼其他蓝军连队,肯定会给钢七营造成一定的麻烦。
所以陈军对这收尾战的战术核心,总结起来就是八个字——
要么不打,打就秒杀!
只有不给蓝军任何的反应时间,在瞬息之间就将他们全部摧毁,才能在收尾战中拿到最大的收益。
毕竟这场收尾战要保两个点,和红军抢人头以及维持0阵亡。
只有秒杀敌人,才能确保这两个点。
步兵在山地作战中本就有优势,再加上装甲步兵三连是钢七营的刀尖之一,让他们在这场演习中有了极高上场率。
上场率高就代表着杀敌数多,三连在这场演习中真的是杀爽了。
绝对是全营最爽的连。
没有之一。
再次接到突袭蓝军的任务,而且还是去干最有价值,也是最容易吞下的炮兵营,三连长的嘴都差点笑歪。
以最快的速度带着部队出发,生怕慢一秒陈军就会反悔似的。
蓝军左翼的炮兵营已经是第二个,第一个炮兵已经被钢七营的重炮轰掉,让这第二个炮兵营长记性了。
吃一堑长一智!
为了防止自己步前者后尘,支援过来的这第二个蓝军炮兵营,在选择营地和架炮阵地的时候,专门挑了个反斜面地形,就为了防一手远程炮袭。
蓝军打了这么久,又不是傻子。
多少还是懂了些的。
红军的侦察兵实在太过于强势,压得蓝军的侦察兵根本就出不去,再加上炮兵阵地都能被精准的点出来。
这些已知的信息就足以证明,蓝军这边已经被红军侦察兵渗透烂了。
既然没有办法打赢这场侦查作战,没有办法进行有效的反侦察部署,那能做的就只有想办法规避。
套用那句俗话:
惹不起,我还躲不起吗?
然而蓝军炮兵营万万没想到的是,他们做好了充分的防炮袭手段,结果钢七营这次换了个招式。
诶!
这次不玩炮了,咱们玩步兵。
有特侦连侦察兵的精确指引,装甲步兵三连靠近到蓝军炮兵营附近,兵分三路分别进攻三个炮兵连。
炮兵的正面作战能力几乎等于零,派一个步兵排偷袭绰绰有余。
并且三个步兵排的战法部署明确,优先攻击连部所在位置,把连部控下来之后,再去清理其他的炮兵。
准备充分,打法明确。
战斗结果自然是水到渠成。